关闭

欢迎来到青岛教育培训网!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您好,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精华阅读
各行各业的冷知识,各式各样的新奇观,幽默搞笑的段子集锦,实用创新的生活窍门……除了知识,我们带给您的还有看待生活的另一种视角和全新的思考方式,在这里,生活就是这么生动!
有意思正能量趣生活共分享
教育没有“拿来主义”,不要再用别人的招数套路自己的孩子!
日期:2017-12-28  来源:青岛教育培训网

最近,朋友每天给我微信分享“怎样让孩子大口吃饭?”、“怎样让孩子远离电视?”这一类“套路”孩子的文章。我问朋友,每天看这么多“招数”类的文章,是否让她学到了实用的教育方法?或者让孩子慢慢朝着她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她哭丧着脸说,这些招数看起来好像蛮有道理,但是运用在现实生活中并不简单,孩子总能见招拆招,依然是个“熊孩子”。

 

我听了哭笑不得,深知教育孩子并非套路,所谓的“招数”也并非对每一个孩子都有效。

 

去网页上搜索“孩子”两个字,就会出现一串“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孩子沉迷游戏怎么办?”、“怎样提高孩子成绩?”……

 

 

对于家长这种“在线等”的问题,我们都感同身受。当遇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们总想从其他成功的教育案例上得到一点教育孩子的招数,从而“复制”在自己孩子身上。但是育儿没有捷径,我们不仅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一点一滴的成长,也要在遇到各种教育问题时懂得思考和领悟,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一定的育儿知识去解决孩子的成长问题。切不可拿别人的育儿招数照搬在孩子身上。

 

一、与孩子共情

 

教育孩子,必须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事情。与孩子共情,才能了解孩子的想法。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父母与孩子思维方式的不同。孩子是感性思维,成人则因经验和知识而形成理性思维,从而掩盖了感性思维。常常我强迫孩子做他不喜欢的事情时,他都会对我说:“妈妈,我想的跟你不一样!”那时,我就明白了自己的专权会影响到孩子。然而当我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事情,让孩子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同孩子商量、引导,结果就会皆大欢喜。

 

因此与孩子共情,让孩子明白,父母懂得倾听和接纳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被包容,那孩子也会乐意尊重自己和他人,从而积极接受家长的建议。

 

二、做孩子的榜样

 

想要教育好孩子,必须要以身作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大家是否还记得,之前播出过一则公益广告,内容是一位妈妈给孩子的奶奶洗脚,这一幕恰好被门口的孩子看到,随后孩子便捧着一盆水对妈妈说道:“妈妈洗脚。”这也许就是言传身教最好的解释。

 

所以当我们再遇到教育问题时,要先从反思自己开始,反思孩子的某种行为是不是从自己的行为习惯中潜移默化形成的,又或者自己要求孩子所做到的事情,自己是否能够做到。不要等孩子反驳你说道;“你自己都做不到,凭什么要求我?”时才意识到,自己才是那个需要“长大”的人。

 

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因此,父母在孩子幼小心灵里播下美好的种子,比任何教育方法都有效。

 

三、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并非溺爱孩子,无条件答应孩子的所有要求。而是当遇到孩子“不成熟”的行为时,去发现在这种行为背后,是否是因为孩子的某种需求导致的。

 

教育过程是漫长而又繁杂的。孩子不同年龄阶段,需求也不同。比如:孩子青春期的叛逆,一般只是孩子在表达自己想要得到父母的关注和关心。当我们对孩子多一点肯定和关爱,也许孩子就会有所转变。给孩子多一点耐心,相信他们的点滴进步。

 

心理学家德西和瑞恩认为:归属感、自主感和胜任感,这三种基本心理需要如果得到满足,会促进孩子从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转化,并感受到高的幸福感 。简而言之,就是如果满足孩子相应的心理需求,孩子的问题就会得到改善。

 

所以,想要教育好孩子,不仅仅是学习育儿知识那么简单。都说走过最长的路就是父母的套路,也许该是时候放下我们的套路,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他们。也许就会找到解开孩子教育问题的那把钥匙。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学习助手"智能教育平台 | 联系我们 | 服务项目 | 在线咨询 | 移动版 |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青岛教育培训网  鲁ICP备08003881号-8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088号


法律声明   免责声明
联系电话:+86-532-81117777  传真:81117777转878  E-mail:editor1@teach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