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学生学习很努力但是成绩却一直平平,有的学生轻轻松松便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孩子们坐在同一个教室里,所接受的教育都是相同的,但成绩却有所差异。其原因除去小部分的先天智力和一部分的后天努力,剩下最重要的就是学习方法和习惯,而且这些方法和习惯看似细小却决定了学习的效率,让学习变得更加轻松。那么,现在就跟上头条君看看有哪些学习方法和习惯是学霸们必备的。
(1).jpg)
1、课前预习
2016年青岛中考成绩第二名的周学睿认为自己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主要在于自己上课前都会先预习课堂内容,将重点知识勾画出来,并把自己有疑问的知识记在旁边,在上课时就可以着重解决,提高了课堂效率,让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体。
有惑,知惑,解惑,然后可以明理达道。提前预习知识内容,带着问题听讲,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容易集中思维,跟上老师的节奏,有效地解决问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认真听课
2016年青岛中考成绩第一名的谭全卓给老师和同学的印象就是,课堂上最全神贯注的那一个。课堂上的谭全卓不仅紧跟老师的讲课思路还将老师讲解的重点认真笔记下来,有时他的课堂笔记都被拿来当做范文或材料分给其他学生看。
想要让学习变地轻松,就要提高学习的效率,能在课堂上认真听课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要因为课堂走神而拖到课后再花精力解决。上课时要注意跟好老师的节奏,多和老师进行互动,遇到不会的问题及时提问,课后再进行进一步的巩固,才能把知识真正地印在脑子里。
3、勤于思考
2017年青岛中考成绩第一名的孙一豪,在之前接受采访时曾说自己做题不求速度,但求甚解。虽然用别人做5道题的时间孙一豪只做了3道题,但他会把自己做过的题目研究透,总结解题思路,思考题目到底要考哪些知识点?怎么考?该如何掌握?用这样的方法做题,看似比较慢,但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却比其他人都高。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学习就要做到勤于思考,如果想掌握知识就要把它研究透彻,这样才会便于理解易于记忆,才能用更少的时间和重复次数将知识掌握。
4、建立错题本
2016年中考数学难度较大,但超银中学的赵然却考出了120分的满分好成绩。问她有何“秘诀”,赵然说坚持记错题本是她取胜的法宝。三年初中生活,赵然整理了近30本错题本,到了中考冲刺阶段,赵然与其他同学不同的是,并没有选择题海战术,反而只看错题本不再多做新题,这也让她的复习更有针对性。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错题本的使用和回顾,不仅能让学生避免在同一问题上犯错,也能让学生在考试复习中有明确目标。知道自己出错的原因,及时地反省总结,才能让知识得到掌握和巩固。
5、制定学习计划
2016年青岛中考第九名王艺然时常会携带一本笔记本,这个笔记本里记录了王艺然对学习和生活的计划,并把这些计划按照不同的重要程度和难易程度排好顺序。这样的方法让王艺然的学习变得更有效率和目标,对待事情的想法也会更周全更有远见。
《礼记·中庸》中有这么一句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尤其是学生来说,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是保证取得好成绩的前提。按照计划学习不仅可以节省出更多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还能让学习变得更有目标。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会看地更远,希望同学们能够多学习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的学习习惯,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并在反复的积累和测验中不断完善,最终形成最适合自己的套路,争取在各项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