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欢迎来到青岛教育培训网!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您好,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精华阅读
各行各业的冷知识,各式各样的新奇观,幽默搞笑的段子集锦,实用创新的生活窍门……除了知识,我们带给您的还有看待生活的另一种视角和全新的思考方式,在这里,生活就是这么生动!
有意思正能量趣生活共分享
古人“五慎”:修身养性的大智慧
日期:2016-09-07  来源:青岛教育培训网
 
  “慎独”
 
  所谓“慎独”,是指一个人在独处时也能谨慎自律,操行自守,不欺暗室。
 
  中国历代文人学士受“慎独”思想的影响颇深,都以此来砥砺标榜,作为修身进德的重要目标。
 
  如清末重臣曾国藩著名的“日课四条”就是: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四条之中,慎独是根本,其他三条是枝叶。
 
  东汉时期的杨震,有人夜怀十金来见,并说,“此时夜暮无知者。”
 
  杨震却说“此事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
 
  杨震驳“暮夜无知者”论,以慎独精神成为廉洁自律的典范。
 
  “慎染”
 
  古篇《墨子·所染》记载一段故事。
 
  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故“故染不可不慎也!”
 
  其实除了染丝,人也是一样,国也是一样。清朝末年,蔡公时慨于国事艰危、民生疾苦,曾与好友组成革命团体“慎所染斋”,意在不仅不要被环境腐化,还要改造环境。
 
  “慎染”,就是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主动接受良好环境的影响,涵养正气。
 
  “慎微”
 
  汉代哲学家王符说:“慎微防萌,以断其邪。”不在小事小节上谨慎,难免在大事大节上不稳。
 
  蜀汉先主刘备将之概括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不虑于微,始贻大患;不防于小,终累大德。
 
  白居易在杭州任刺史时,从不向民间索取任何名贵物品。
 
  想不到离任返乡,他发现自己做了一件错事,为此写了一首“检讨”诗曰:“三年为刺史,饮水复食蘖,惟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临行所带,不过两片山石,可见白居易为官之清白。
 
  “慎初”
 
  “慎初”,顾名思义,就是戒慎于事情发生之初,在思想上筑牢“第一道防线”,不存侥幸之心,避免误入歧途。
 
  明代王廷相讲过一个“轿夫湿鞋”的故事:轿夫爱惜自己脚下的新鞋子,“择地而蹈,兢兢恐污其履”,但是“偶一沾濡,更不复顾惜”,什么地方都踩下去了。
 
  王廷相由此感悟到,“傥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
 
  自觉不越雷池一步,行所当行,止所当止,就是慎初的意义。
 
  “慎终”
 
  慎初者不一定就能善终。所以,“慎终”也是为人处世应当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
 
  慎终是防止“功败垂成”的关键。
 
  《道德经》有言:“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换言之,若想不功败垂成,就应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坚持二字,知易行难。
 
  毛泽东对此有着非常通俗易懂的表述:“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一个懂得“慎”的人,不一定就是“完人”;但是一个不懂得“慎”的人,却一定是“瑕人”。
 
  慎独、慎染、慎微、慎初和慎终,护我们驻守清本,安得自在。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学习助手"智能教育平台 | 联系我们 | 服务项目 | 在线咨询 | 移动版 |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青岛教育培训网  鲁ICP备08003881号-8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088号


法律声明   免责声明
联系电话:+86-532-81117777  传真:81117777转878  E-mail:editor1@teach36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