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欢迎来到青岛教育培训网!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您好,
登录 | 注册
当前位置:首页 > 精华阅读
各行各业的冷知识,各式各样的新奇观,幽默搞笑的段子集锦,实用创新的生活窍门……除了知识,我们带给您的还有看待生活的另一种视角和全新的思考方式,在这里,生活就是这么生动!
有意思正能量趣生活共分享
新技能、新教法——教学技能汇总第一期
日期:2016-05-06  来源:青岛教育培训网
 
  教师教学技能汇总之教态变化技能
 
  一、教态变化在教学中的意义
 
  所谓教态变化主要是教师的口头语言的变化,它的中心任务是要掌握和抓住学生的注意,传授知识,交流思想感情。
 
  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变化应用不同的刺激来配合教师的口语,即用非语言来组织学生注意,更生动地传授知识和交流感情,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例如,变换不同的教学活动方式,使用不同的教学媒体,改变课堂的教学节奏,教师声音和声调的变化,教师身体的运动和适当的手势。教师的表情和眼神以及沉没等,都是教师的口语的有力辅助手段。
 
  二、教态变化的作用
 
  教育作用
 
  身教重于语言。
 
  激励作用
 
  教师除了能使课堂生动活拨外,还能为学生的学习的学生创造良好的环境。
 
  启发作用
 
  教师非语言的教学行为的重要特点是模拟性和象征性,它能引起学生对事物的丰富联想。尤其是一些难于用语言表达清楚的动作和感情,通过教师的非语言教学行为能较好地表现出来。因此,它对学生具有启发思维、促进理解的作用。
 
  强化作用
 
  教师非语言教学行为的强化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能把学生的视听有机会地结合起来,用视听两个方面的刺激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增大了接收的信息量。
 
  美国心理学家艾帕尔·楣拉列斯总结了人接受信息的效果公式:
 
  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音调+55%面部表情
 
  从公式中我们可以充分地看出,教师的非语言教学行为对于学生接受信息具有重要的强化作用。
 
  三、教态变化的原则
 
  要充分认识教师的教态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及情感上的激发作用。
 
  非语言行为的运用必须明白、准确,只有使学生能理解才能发挥较大的作用。
 
  非语言行为的运用要繁简适度。过繁会弄得人眼花缭乱,过简会显得呆板,都会影响效果。
 
  非语言行为的运用要恰当掌握分寸,不宜夸张。教师在课堂上教学不同于戏剧表演,动作要适度,否则会造成喧宾夺主,影响教学效果。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 "学习助手"智能教育平台 | 联系我们 | 服务项目 | 在线咨询 | 移动版 | 网站导航
版权所有 青岛教育培训网  鲁ICP备08003881号-8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088号


法律声明   免责声明
联系电话:+86-532-81117777  传真:81117777转878  E-mail:editor1@teach365.com